一、病史
(一)家族胃肠道疾病史
(二)胎儿超声检查
1.胎龄10周可以看到腹部,胎龄13周可以看到胃。
2.腹部超声可以评估腹壁是否完整、脐带附着、充满液体的胃腔、肠道扩张或肠梗阻的表现等。
3.孕妇羊水过多(>2000ml)表示胎儿可能有吞咽功能障碍或肠梗阻。
二、腹部检查
(一)望诊
1.形状和大小
(1)正常腹部为略圆、柔软、对称。
(2)腹胀:考虑肠梗阻,感染,腹腔脏器肿大。
(3)舟状腹:可能为先天性膈疝。
(4)不对称:肿瘤,脏器肿大,肠梗阻。
2.肌肉发育
(1)扁平、松弛:梅干腹综合征(腹肌发育缺陷综合征)。
(2)腹直肌之间有间隙:腹直肌分离症。
(3)腹腔内容物外露:腹裂,脐膨出,膀胱外翻。
(4)疝:腹膜及肠管通过腹壁薄弱的区域突出。通常见于下列三个区域:
1)脐疝:常见于唐氏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粘多糖贮积症IH型综合征或第一型粘多糖病。
2)腹股沟疝:多见于男性,常为双侧;可能生后2~3个月内症状不明显,容易还纳。
3)股疝:多见于女性,位于大腿前侧腹股沟韧带的正下方。
3.脐带
(1)正常脐带为珍珠白色,有三根血管,两个位于腹侧的动脉,一个位于背侧的静脉。通常出生后10~14天脱落。
(2)脐带呈绿或黄色:提示子宫内羊水粪染。
(3)潮湿恶臭或呈红色:感染。
(4)持续性的透明引流:脐尿管。
(5)肠道液体引流:卵黄管。
(6)浆液性或浆液血性引流:肉芽肿。
(7)异常厚:单一小肠管疝。
(8)厚、凝胶状的:大于胎龄儿。
(9)薄、小: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4.肠管
(1)正常时看不到。
(2)肠管明显可以看到时可能为肠梗阻。
5.腹部运动 应与呼吸运动同步。呼吸窘迫、腹膜刺激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会出现腹部运动与呼吸不同步。正常足月儿看不见肠蠕动,若看到肠蠕动,考虑与肥厚性幽门狭窄有关。早产儿腹壁薄,可见到肠蠕动。腹胀时腹壁浅静脉突出可见,腹壁血管扩张考虑存在静脉梗阻。
6.会阴 检查是否存在会阴瘘的和肛门闭锁。
(二)听诊
1.时机 触诊前先听诊。
2.肠鸣音 出生后15~30
分钟内可以听到似金属点击样声音,肠鸣音亢进或减退,并不一定代表病理变化,需综合考虑其他病史及临床表现。
(1)肠鸣音增加:①旋转不良(肠扭转),②先天性巨结肠,③腹泻。
(2)肠鸣音降低:①肠麻痹,②饥饿。
3.血管杂音 类似于心脏杂音。由腹部血液循环系统发生湍流而产生,婴儿改变体位时仍然能听到。
4.摩擦音 腹膜炎累及肝、脾。
(三)叩诊
检查有无肿块、液体、气体,该检查方法在新生儿期不太实用。主要为两个音调:①鼓音:低音,在充气器官可以听到,如胃。②浊音:高音,短,在实性器官可以听到,如肝、脾。
(四)触诊
1.检查肿块、搏动、脏器位置和大小。正常情况下肝脏在锁骨中线右肋缘下1~2cm。脾脏很少触及,下端不超过左肋缘下1cm。肾脏长度约在4~5cm,左肾更容易触及。
2.方法 从下象限开始逐渐到上象限,力度由轻到深,通常由医生来完成。
3.使婴儿放松的技巧
(1)屈曲下肢。
(2)检查者手要温暖。
(3)最后触诊疼痛区域。
(4)动作轻柔。
(5)缓慢增加触诊的深度。
三、诊断性检查
(一)抽吸胃液测pH值
(二)大便检查
1.通常检查颜色、性状、气味,是否有血液、粘膜、脓液、组织碎片、细菌、寄生虫等。
2.颜色可能受饮食、药物、染料、病理变化等影响。
(1)绿色:吲哚美辛,胎粪。
(2)黑绿色:铁,胎粪。
(3)黑色:铁。
(4)白色:抗酸剂,钡剂,胆道闭锁。
3.气味
(1)甜、酵母味或酸性气味表示糖吸收不良,是病毒性肠炎渗透性腹泻的典型表现。
(2)脓性恶臭提示结肠炎。
4.婴儿大便pH值<5,怀疑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
5.潜血实验
(1)假阳性:水杨酸,吲哚美辛,类固醇。
(2)假阴性:大剂量的维生素C。
(三)pH探针测试
24小时pH探针测试检测有无胃酸反流,有助于诊断胃食道反流。
(四)放射检查
1.X线检查
(1)胃肠道充气的生理变化:出生时,肠管充满液体;30分钟内,胃内有气体;生后3~4小时,小肠内有气体;出生6~8小时后,整个肠道都有气体。
(2)幽门下没有气体:表示可能有幽门梗阻。
2.上消化道造影 评估食管的结构和功能,检查有无肥厚性幽门狭窄、肠旋转不良。
(1)经鼻胃管注入造影剂,如钡或泛影葡胺,通过X线透视观察。
(2)怀疑有穿孔时优先使用水溶性泛影葡胺。
3.下消化道造影 检查有无肠旋转不良、巨结肠、胎粪性肠梗阻和胎粪阻塞综合征。对于胎粪性肠梗阻和胎粪阻塞综合征有时起治疗作用。
(五)超声检查
有助于诊断幽门狭窄、胃食管反流或胆道闭锁。
(六)培养
判断是否存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