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5, 202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的喂养(经口喂养)

 

一、经口喂养的要点

1.随着早产儿逐渐成熟,其喂养的规律也逐渐变化。

2.多数早产儿的精力有限,如果母乳量足够,一次吮奶仅能完成一侧乳房奶量。

3.使用奶瓶喂养时,是新生儿自己从奶瓶里吸奶来喂养自己,护士或父母仅仅是帮助喂养而已。

4.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也是如此,是新生儿自己从母亲乳房吮奶来喂养自己。

5.经口喂养是一个通过学习而得到的行为,它来自于身体的反射和学习的经验。

6.护士的职责是在新生儿学习的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帮助。

二、新生儿口腔肌肉发育及吸吮吞咽呼吸协调功能的发育

(一)胎龄<28

1.胎龄<28周的新生儿肌张力低下,消化周期刚刚开始影响到新生儿的清醒状态。

2.有吸吮反应但很快会精疲力尽,喂养会非常困难,仅仅能够安全的吃下几滴奶。

3.呼吸和吞咽不能协调。

(二)胎龄<30

1.胎龄<30周新生儿肌张力改善,在吸吮-吞咽-呼吸节律协调较好的情况下,一些吸吮和吞咽可以发生。  

2.轻触新生儿口唇时,有自主觅食反射。

3.偶尔会在喂养期间表现出觉醒行为。

()胎龄3233

13233周新生儿吸吮力较强,吞咽与呼吸会更加协调。

2.若新生儿一般状况稳定,常会用口含住乳头,或可呈现一阵短暂(25个)的吸吮动作,但通常不够持久,且吸入奶量较少。上述动作往往持续15分钟即停止。

(四)胎龄3435

1.胎龄3435周新生儿吸吮、吞咽和呼吸变得更加协调。

2.临床稳定的新生儿肌张力改善,觅食反射更加强烈。

3.有明显的饥饿周期。

4.该胎龄新生儿精力有限, 在喂养时,不能一直保持清醒状态,经口喂养量不稳定。

(五)胎龄3637

1.胎龄3637 周新生儿吸吮、吞咽和呼吸的节律协调,表现出清晰的饥饿周期。

2.精力和耐力仍然是新生儿是否能够保持清醒状态的因素。

3.保障适当的摄奶量需要时间和耐心,且每个新生儿有个体差异。

三、经口喂养的评估

(一)胎龄大于34周的新生儿,大多数可选择经口喂养。健康的、胎龄大于34周的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早开始经口喂养。

(二)胎龄在3234 周的新生儿,在下列情况下可以从胃管喂养过渡到经口喂养。

1.提供经口喂养要循序渐进:依据新生儿状态进行评估,根据新生儿的需求和表现从少量经口喂养逐渐过渡到完全经口喂养。

2.喂养时要仔细监测,保证安全足够营养的同时,避免误吸、血氧饱合度降低、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等情况发生。

(三)经口喂养的指征。

    经口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是新生儿生长发育中必须达到的一个里程碑,是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出院前必须完成的任务。新生儿能否经口喂养是由新生儿的成熟状态决定的,通常多将新生儿的胎龄和体重作为开始经口喂养的考虑因素。判断新生儿能否进行经口喂养,其标准是由新生儿的觉醒状态、生理状况和表现出的饥饿情况来决定。胎龄、体重和觅食行为是检测新生儿能否经口喂养的传统标准。经口喂养的检测评估从胎龄3234 周开始。

1.首先无呼吸窘迫的症状和体征,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儿,遵医嘱对此标准加以调整。

2.新生儿表现出吸吮、吞咽和呼吸的协调,有完整的恶心反射。吸吮、吞咽和呼吸的协调大约在胎龄 3234 周开始,但其良好协调要到胎龄37周时才具备。因有个体发育差异,故应单独评估每个新生儿。

3.也可用新生儿的行为暗示和状态如吸吮手指和安慰奶嘴来评估新生儿是否能经口喂养。

(四)经口喂养时新生儿的状态

    新生儿要在安静觉醒状态,才可进行有效喂养(母乳喂养或者奶瓶喂养)。观察新生儿发出的信息非常重要。

1.轻柔的更换新生儿尿片,将他们包裹好后轻轻抱起。继续观察他们是否有肢体的异常运动,在新生儿的呼吸、心率、氧饱和度、皮肤颜色和精神状态没有稳定之前,不要开始喂养。

2.将包裹好的新生儿头部居中,稍微向前,胳膊和腿呈屈曲位,避免将肢体悬空。

3.帮助新生儿保持清醒状态,同时观察新生儿是否有肢体的异常运动、易激惹、拒绝或对刺激表现出退缩。

4.可用安慰奶嘴提供无营养性吸吮,或用母乳湿润戴手套的手指来给新生儿热身,过渡到主动喂养。

(五)经口喂养的目的

    新生儿出院前需转换为完全、安全、成功的经口喂养。成功喂养是指经口喂养奶量能够满足新生儿各阶段生长发育需要,同时保持心肺功能稳定。

(六)对新生儿经口喂养准备的评估

1.叫醒新生儿

1)使用唤醒的策略(测量体温、更换尿片等)来评估新生儿能否进行喂养。

2)轻触新生儿口唇引起觉醒状态。

2.评估工具 下面的评估表格是在开始喂养前对新生儿行为进行评估和描述的工具。可以参考。见表:准备喂养的评估。


通过表格里的这些信息可以判断新生儿的耐力和觉醒周期。

 新生儿耐力可以用新生儿主动吸吮和随后拒绝吸吮之间的关系来了解。

 NNS (Non Nutritional sucking),即非营养性吸吮。

3.如何使用准备喂养的评估工具 上表格中的每一项评分为1分,共10分。

1)新生儿的行为线索:可保持稳定的觉醒状态;刺激后表现出饥饿状态,觅食和将手移到口部的活动增加;在喂养前持续性觉醒,表现出饥饿的信息;诱发出觅食反射;刺激时表现出适当的恶心反射;表现出自主的屈曲状态和正常的口腔肌肉运动

2)生理线索:在无营养吸吮时(NNS):保持呼吸循环基础状态的稳定;没有呼吸暂停或者呼吸费力;保持规律的吸吮节律,即每35 次吸吮,1次停顿的节律;在吸吮停顿的时刻可以持续呼吸的节奏。

3)判断标准(评分):①< 4:很可能没有准备好经口喂养。②47:准备好了经口喂养,但要密切观察新生儿需要停止经口喂养的行为特点。7:准备好了经口喂养而且表现出了持续经口喂养的行为。

3)无经口喂养线索:①延迟喂养。②持续支持治疗。以后重新评估喂养准备情况

4)有经口喂养线索出现:①开始喂养。②在喂养过程中继续评估喂养行为。

4.新生儿有持续经口喂养的行为表现 ①张口、舌向下、刺激口唇时向前俯身。②在喂养时保持安静的觉醒状态。在喂养时没有双次吞咽的表现,没有咕噜声,没有奶溅出。吸吮、吞咽和呼吸协调,没有恶心、呕吐、哽咽、咳嗽或窒息。⑤保持心肺功能正常。⑥表现出正常规律性运动。⑦继续喂养并观察线索。

5.不能经口喂养的线索 给予刺激时,新生儿会表现出以下行为可视为不能经口喂养的线索 ①心肺功能的基线紊乱。②氧饱和度降低。头部上下(或来回)快速摆动。躲避行为。⑤皮肤颜色改变。⑥呼吸改变。⑦姿势张力消失。⑧恶心、呃逆、紧张使劲。

如果以上这些行为持续存在,应停止经口喂养,并对照医嘱24小时的最小奶量评估经口喂养量。必要时将余下的奶量用管道喂养。监测并维持新生儿生命体征稳定。

不能经口喂养的线索评估(表):

: 喂养时呼吸和吸吮机制的改变:

数目

1

2

3

类别

正常

轻度障碍

严重障碍

呼吸

喂养时呼吸<70/

呼吸7080/分,

轻度喘鸣,

轻度呼吸费力

呼吸>80/分,

严重喘鸣,

严重呼吸费力

吸吮机制

节律性的吸吮 ,

连续吸吮>8次,产生较强的、可以应对的流速

连续吸吮38次,没有节律,产生中度或者不持续的流速。间断性的失去对奶量的控制。

连续吸吮>5次,吸吮和吞咽之间没有呼吸。仅产生很少的流量,持续失去对奶量的控制, 奶从口中溢出。

:生理性的稳定和协调:

 

数目

1

2

3

 

类别

正常

轻度障碍

严重障碍

 

吸吮-吞咽-呼吸协调

12次的吸吮/吞咽后有规律性、清晰的呼吸

偶尔出现没有呼吸的> 3次的吸吮/吞咽,偶尔有咳嗽或者双次吞咽

5次没有呼吸的吸吮/吞咽,频繁咳嗽或者双次吞咽

 

生理性的稳定

心率正常,

氧饱和度>95%

没有皮肤颜色改变。

心率变化或者增加,

氧饱和度9095%

轻度皮肤颜色改变。

喂养时心率减缓,氧饱和度<90%或者有一次氧饱和度降低>15秒和明显紫绀。

 

 

四、奶瓶和奶嘴

(一)选用奶瓶和奶嘴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1.流量控制。

2.一次流量的大小。

3.新生儿口和舌的形状及大小。

4.新生儿的耐力。

(二)奶瓶喂养

1.时间 每次喂养时间通常不超过30分钟。

2.次数 根据新生儿耐受力和醒觉状态决定,可以由每班一次、每隔一次经口喂养逐渐过渡到每次都用奶瓶经口喂养。

3.奶嘴的形态 根据新生儿能力,大多采取流速较慢的奶嘴

(三)喂养体位

    用奶瓶喂养时,体位对有效喂养和防止吸入至关重要,尤其对早产儿及患病新生儿更为重要。

1.奶瓶喂养时体位 奶瓶喂养时,要让新生儿的呼吸道处于自然、通畅的位置,确保新生儿食奶时吸吮-吞咽-呼吸动作的协调。手握奶瓶中部,将奶瓶水平对准新生儿嘴和舌,这样使新生儿从奶瓶里吸奶时可以用舌头控制每次奶量,并能正常呼吸。保持头、颈、肩膀、髋呈一条线,四肢向中线屈曲,下巴屈曲到胸部的位置。若肢体悬空或身体没有支持,新生儿吸吮-吞咽-呼吸的协调能力会受到影响,会在第一次尝试吸吮后就很快出现拒奶表现。

2.体位的选择 可根据新生儿的状况选择此刻喂养最顺利的体位。在喂养过程中需要随时改变体位,尤其是在快要喂完或新生儿疲劳时,改变体位可以提醒新生儿继续吃奶。

1)侧位喂养法:这种体位当吸吮出奶量较多时,可储存在新生儿的面颊部,不至于引起呛咳。见图:侧位喂养法。






2直坐喂养法:身体呈6090°的直坐位。见图:直坐喂养法。


3.其他喂养支持 包括对新生儿下巴和脸颊的支持。新生儿体位应屈曲并得到支持。喂养时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觉醒状态及注意力。

(图 :奶瓶喂养时下巴和脸颊的支持)


五、NICU内的母乳喂养

    关于母乳喂养,很多专著有详尽的指导,临床工作中请参考有关这方面的专著。这里仅提供一些有限的关于早产儿母乳喂养的信息。

理论上早产儿母亲的乳汁更适合早产儿的生长和免疫学上的需要。与足月儿母亲的乳汁比较,早产儿母亲的乳汁有几种成份的含量明显较高,包括分泌型IgA 和其它的免疫因子、蛋白质、脂肪、氯化钠和铁。另外,脂质内的成分也与足月母乳不同,早产母乳含有较高浓度的中链(甘油三酯)和长链不饱和脂肪酸,这些不同的脂质可为早产儿身体的酶类提供短期能量所需并且对于神经系统的长期发育和视神经的发育都有帮助。   

(一)母乳对于早产儿的优点

1.对于肠道喂养有较好的耐受性和能较快发展到全量肠道喂养。

2.降低和减轻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短期和长期)。

3.降低和减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危险。

4.降低和减轻有家族史的新生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危险。

5.促进视网膜的成熟和提高视力。

6.母乳喂养时生理稳定性高于奶瓶喂养。

(二)吸奶

NICU的新生儿,由于多种原因不能够直接母乳喂养,所以,要保证母亲正常泌乳,就应该鼓励产妇在分娩后催乳素迅速增加时立即使用吸奶器吸奶,这样新生儿就可以得到初乳的喂养。对于早产儿而言,母乳是最理想的食品。

早产虽不至影响母乳量,但是围产期很多因素可产生催乳素抑制剂而影响母乳量,如长期卧床休息,母亲自身的合并症,疲劳,压力和不规律的吸奶(清空乳房)等。

1.吸奶原则

1)及早使用吸奶器吸奶,是NICU新生儿的母亲保证足够母乳产量的关键。新生儿出生后,母亲要尽早吸奶,可以用手工吸奶器,也可以用电动吸奶器。有研究支持在产后尽早使用医用吸奶器(医用电动吸奶器)吸奶对于母乳量的增多有所帮助。

2)生产后第一周频繁吸奶和乳汁流出可以刺激催乳素的分泌从而达到理想的母乳量。要想产生合适的母乳量,需要每天至少吸8次奶,或者每天吸奶时间不少于100分钟。通常要每三个小时吸奶一次或每天(24小时)吸奶8次,

3)指导母亲在分娩后第一周到生后10天频繁吸奶(例如:每天810次)可能会达到产奶量7501000毫升/日。

2.吸奶技术

1)母亲吸奶技术可以影响母乳组成成份和细菌含量。

2)吸奶前可用手按摸乳房并尝试用手向外挤奶。每次吸奶时间不超过15分钟,吸奶的强度由弱到强,以可以承受为准。

3)人奶的脂类可提供至少50%的热量,在一次吸奶过程中,乳汁含脂类量随时间逐渐增加,最后几滴奶含脂量非常高,可以提高整个乳汁的热量。所以指导母亲持续吸奶,直到吸出每一滴奶非常重要,一次吸奶过程通常需要1015分钟。由于吸出的奶汁前半部分所含的脂肪和热量较后半部分低。故将一次吸出的奶汁完全混合好方可储存。

4)母乳不是无菌的。但是母亲在吸奶前洗手及清洗吸奶用品很重要,它可以减少病原菌的生长。将吸出的奶储存到无菌容器内(少量时用注射器将奶吸出,并贴上标签注明新生儿姓名、吸奶日期和时间,存放在冰箱里可以保存48小时,冷冻后可以保存半年。

5)为了提高母乳量,让母亲和新生儿进行皮肤与皮肤接触,这种袋鼠式的接触还可能通过肠道乳房通路机制而触发母乳产生对抗新生儿生长环境病原菌的抗体。

6)非营养性吸吮:让新生儿在吸空的乳房上吸吮可以增加母乳量。对于体重<1000克的新生儿,母亲用吸奶器吸空乳房后让新生儿与母亲皮肤尤其是与母亲乳房接触,也可以提高母乳量。

3.吸奶时间

1)尽早、尽可能频繁的吸奶,可促进泌乳激素的分泌。

2)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每天需吸奶810次,即每23小时吸奶一次。

3)吸奶最佳时间是当母亲在NICU探视时。因为母亲看到自己的婴儿,可刺激母亲产生乳汁。

4)尽可能将吸奶时间与新生儿喂养时刻表吻合,这样,在母亲探视婴儿时可提供新鲜的乳汁来喂养婴儿。

4.母乳收集和储藏原则

1)收集母乳:收集母乳的设备需要每天消毒一次,可用煮沸法(煮沸20分钟),或在洗碗机里洗涤消毒,也可以使用市售的微波炉消毒袋(按照说明使用)消毒。

2)吸奶用的设备每次使用后,要用洗碗剂和热水彻底清洗并晾干。

3)准备吸奶或用手触摸吸奶器前,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双手。

4)不要对着吸奶设备打喷嚏和咳嗽。

5)母亲每天洗澡时要清洗乳房。

6)吸奶时,将吸奶器放到乳房上,不要触摸吸奶罩的内侧,吸奶时间约15分钟或等最后的奶滴停止后再持续2分钟。

7)将吸出的奶汁混匀后倒入无菌容器内,除非有医嘱,不要使前期奶和后期奶分开。

8)每次吸出的奶汁要用单独的容器存放,因在冷或冰冻的奶中添加温暖的鲜奶可使奶汁变质。

9)贴上标签,注明新生儿姓名、母乳收集日期和时间。

10)暂放入冰箱,随后送至医院NICU

 5.转送母乳到 NICU

1)使用医院提供的隔热袋来转运乳汁。

2)家长要将所有吸出的奶汁都送到NICU

3)护士接收奶时要检查标签,并将其放入有新生儿名字标签的袋子里。

4)将标示完善的母乳存入冰箱。

 6.母乳的储藏

1)尽可能给新生儿喂食新鲜母乳,以保证最好的营养和抗感染特性。

2)冷冻的母乳仍然能保存有很多重要抗体,对于早产儿而言其营养要优于市售配方奶。在没有新鲜母乳的情况下,可给新生儿喂养冷冻的母乳。

3)母亲新鲜的乳汁可以在室温下存放2个小时。

4)冷藏的母乳(温度≤4)可保留48小时,超过48小时的母乳要丢弃。

5)将母乳储藏在冷冻室中 (温度≤-20) 直到需要时溶化喂给新生儿。溶化后的乳汁,可以存放在冰箱里达24小时。24小时后没有用完的乳汁要丢弃

 7.给新生儿喂养自己母亲的乳汁

1)参考新生儿的病情、医嘱和医院制度及操作规程来选择不同类型的母乳喂养:如初乳、母乳和后部分母乳等。

2)给新生儿喂养有母乳标签、处方量的母乳。

3)从冰箱里取出母乳时,应有两名护士一起核对母乳容器上的标签,查看姓名、采集日期和时间。

4)从冰箱里取出母乳后,取出处方量的母乳,将含处方量母乳的容器置于水浴箱中用温水浸泡510分钟,或者使用当地医院的温奶方法将母乳加热致室温。

5)按医嘱通过合适的途径给新生儿喂养处方量、温暖的母乳

8.新生儿的吸吮练习 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在不能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时,可在管道喂养的同时,用母亲刚刚吸过奶的乳头给新生儿进行吸吮练习。

六、NICU内早产儿的早期母乳喂养

早产儿早期母乳喂养与奶瓶喂养相比,对早产儿的不良刺激较轻。 在NICU内,无论用何种方法对早产儿进行早期经口喂养,均要进行监测,以确保早产儿生命体征的稳定。

(一)怎样进行早期母乳喂养

1.何时开始给早产儿母乳喂养并无公认的标准。

2.每天将新生儿放到母亲的乳房上进行非营养性吮吸,渐进过渡到营养性喂养。

3.吸出奶汁调节奶流 早产儿刚开始能进食少量的乳汁时,母亲可先用吸奶器吸出一部分奶 (不是全部)来调节奶流,以免因需吞咽过多的乳汁而延长关闭呼吸道的时间。 随着新生儿的成熟,母亲每次喂奶时吸出的奶量可逐渐减少。 当新生儿有能力协调吮吸和呼吸时,母亲喂奶前就不需要再吸奶。

(二)早期母乳喂养的体位

    早产儿颈部的肌肉力量较弱,不能够有效支撑相对较重的头部,而无定向的头部运动可能导致呼吸道阻塞而发生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故母乳喂养时,要对早产儿的头、颈部给予支持,像抱足球那样或将新生儿抱着横跨于母亲腿上,使新生儿的耳朵、肩膀和髋部呈一条线。这种体位可帮助早产儿从母亲的乳房获取乳汁。而新生儿口部的吸吮力量是由新生儿的成熟度决定,鉴于这种情况,母亲喂奶时要把新生儿放到并保持在母亲乳头上,因早产儿有限的吸吮力量不足以将乳头吸到利于乳汁流出的位置。

(图):母乳喂养:新生儿的耳朵、肩膀和髋部呈一条线



见(图):早产儿母乳喂养(斜位抱)。


 :早产儿的母乳喂养(足球位抱)

 



(一)乳头罩的使用

1.关于乳头罩使用的文献较少,使用乳头罩可增加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时母亲乳汁传送到婴儿口中的数量、延长母乳喂养时间等,有助于早产儿母乳喂养。

2.使用乳头罩的适应症 母亲乳头扁平、乳头不明显、乳头内陷、乳晕肿大,新生儿难以将乳头噙到口中、不能规律的吸吮,吸吮力弱、吸吮时间短、没有爆发力。

见图:乳头罩的使用。


(二)怎样计算早产儿母乳喂养的量

    早产儿开始母乳喂养后,评估其吃进乳汁的数量很重要。 早产儿食入的乳汁量是母亲乳汁射出和婴儿吮吸相互作用的结果。

1. 称重检验 目前最精确的估计进奶量的方法是喂养前后对新生儿体重的测量。喂养后新生儿体重增加的克数就等于新生儿吃进母乳的毫升数。

2. 称重检验应该在新生儿能进行母乳喂养或接近出院时开始进行。对于早产儿,称重检验评估是对母乳喂养的个体评价和鼓励。称重检验也可以帮助评估24小时的液体和热量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3. 早产儿不像足月儿那样在饥饿时能表现出各种觅食需求,母乳喂养时有时可能仅仅进食了少量的乳汁就睡着了,如果不被打扰,可以睡数小时。故对于早产儿,不能仅仅根据其觅食需求行为来决定喂奶量。使用称重检验,可较好的估算喂养乳汁量,从而避免早产儿进奶量不足而导致体重增长缓慢或者脱水的发生,在出院前几天,可逐渐转换到根据需要喂养。

4. 在新生儿有能力全量经口喂养时,医生会开出24小时最小量的总量处方,全天总量可以分68次喂养,每一次喂养量可以有所不同。

5. 促进乳汁转运(从母亲乳房到新生儿) 早产儿在最初几次母乳喂养时很少有很明显的乳汁转运发生。对于早产儿母亲来说,重要的是保证母乳供应,所以,早产儿母亲每一次给婴儿母乳喂养后都要接着用吸奶器吸奶。

6. 如果在母亲吸奶后婴儿仍有饥饿表现,母亲可用母乳喂养辅助系统(supplemental nursing systemSNS)来给婴儿喂养新鲜泵出的乳汁。SNS即装有母亲乳汁的容器连接一细小管道,使用时将该细小管道连接到母亲乳头上,婴儿在吸吮乳头的同时将管道噙入口中,吸吮的时候可以将容器内的母乳吸到口中。    见图SNS系统。



7.出院前,母乳喂养指导师会对新生儿做出喂养计划 根据医生医嘱的喂养量,母乳喂养指导师会建议每次母乳喂养后再给婴儿用奶瓶补喂配方奶或母亲吸出的乳汁,其奶瓶喂养量依母乳喂养量的不同而异。医生和母乳喂养指导师可共同指导帮助家长。

                 早产儿母乳喂养的步骤





六、喂养后新生儿的体位

1.多数NICU新生儿的喂养不耐受都是由于胃食道返流和胃残留量增加所致。

2.仰卧位和右侧卧位时胃排空时间明显延长。

3.左侧卧位和俯卧位可以抑制胃食道返流。对于减少胃食道返流俯卧位和左侧卧位优于仰卧位和右侧卧位。

4.仰卧位,半坐位和右侧卧位不利于控制胃食道反流。


参考文献:

  •  M. Terese Verklan & Marlene Walde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nursing  3rd ed (M).  St. Louis, USA: Elsevier (USA); 2004.
  • Luann R. Jones.Oral feeding readiness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J)  Neonatal Network Volume 31, NO. 3 May/June 2012 Page 148
  • Jan Riordan and Kathleen G. Auerbach. Breastfeeding and Human Lactation 2nd  edition (M)  Sudbury, MA USA: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1999
  • Heather E. Elser, MSN, RN,NNP-BC,CNS. Positioning after feedings(J)

Advance in neonatal care June 2012172


胃肠吸引(胃肠减压)

  一.    注意事项 :由医生所做的胃管插入更换或重新定位需要医嘱。要在婴儿的床边帖上标识(按医嘱),以指示管道是否可以重新定位,或更换。 二.    适应症 :预防吸入。 1.   食管闭锁 ; 2.   气管食管瘘 ; 3.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