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3, 2022

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全身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激活为特征的获得性综合征。其特点是大量微血栓形成、继发性广泛出血及重要脏器发生器质性变化。

一、常见病因及病理生理

DIC的发生,实质上是凝血系统及纤溶系统发生病理性激活。

(一)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DIC最常见的原因。感染可使广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小板膜受损,血小板因子Ⅲ(platelet factor 3PF3)及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被释放,血液与暴露的血管壁胶原组织接触,因子立即被激活并经瀑布式系列反应形成血液活性凝血酶,激活了血液(内凝)系统。同时激活纤溶系统。

(二)新生儿窒息

出生窒息导致低氧血症、休克和酸中毒。缺氧、酸中毒等使血管壁损伤,释放出凝血活酶,激活了组织凝血(外凝)系统。活性凝血活酶的形成,加速了凝血酶的形成,使纤维蛋白原分解为纤维蛋白单体。凝血酶又能激活ⅩⅢ因子,使纤维蛋白单体合成纤维蛋白凝块,完成血管内凝血。  

(三)RDS

发病机制类似于败血症和窒息。缺氧和酸中毒导致组织因子活性增加,凝血途径的过度刺激造成肺泡和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可能引起肺表面活性剂失去活性,导致严重的呼吸功能不全而使病情加重。

(四)其它情况下血栓过度形成造成的不良后果

1.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

2.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循环中红细胞损伤,导致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3.微血栓及败血症的细菌栓子,可以分布在整个循环,具有潜在的导致缺血性器官损伤的风险。

4.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被激活,纤溶酶形成后,作用于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使之分解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FDP有很强的抗凝作用,加重了出血。

5.纤溶酶激活补体系统,进一步损伤红细胞和血小板,释放具有促凝活性的磷脂,刺激血栓形成,促使DIC的发生和发展。

二、临床表现

轻重不一,与原发病的严重程度、凝血因子的消耗量、DIC持续时间、血中FDP的量以及婴儿恢复被消耗的凝血因子及血小板的能力等因素有关。新生儿DIC绝大多数为急性、全身性,且多为严重型。

1出血是最常见的症状 ①静脉穿刺后和实验室采血后继续出血。②脐部或伤口处渗血。③口、鼻、经胃管或气管内插管明显出血。④脑室出血,生命体征发生变化,尤其是低体温和意识改变。⑤紫癜、瘀斑、出血点或血肿。

2. 脏器损伤 血栓形成导致缺血性脑损伤,根据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也可表现为某个器官的功能衰竭,如肾功能衰竭。

3. 贫血 失血所致。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血小板计数呈进行性下降,<100000/mm 3

2.凝血检查

1)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反映凝血因子消耗。PT15.3秒即为延长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足月儿>59.8秒为延长,早产儿>74.1秒即为延长。

3)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降低,<150mg/dl

4)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明显升高,>10mg/ml

5D-二聚体(D-dimers):较为敏感的快速指标,是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敏感指标,>0.5mg/ml为升高。

四、鉴别诊断

1.新生儿严重的肝脏疾病。

2.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

五、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支持治疗及护理

1)维持患儿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改善微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

2)监测各脏器出血情况。

3)避免肌注或损伤性操作。限制静脉穿刺,用脐血管插管避免实验室检查采血的创伤。

4)有明显出血的患儿使用血液成分替代疗法。

1)补充凝血因子:最常用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

2)输注红细胞以纠正低血容量或贫血。

3)如果已知有特定的凝血因子缺乏,也可以输入浓缩的凝血因子。

5)维持血压。

3.病情非常严重时可考虑换血疗法。

1)输入成人水平的凝血因子。

2)排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3)成人血红蛋白能提高氧气的输送。

4)避免因多次输血导致液体负荷过重。

4.抗凝治疗。

六、预后 

取决于原发病。据报道,患DIC并有严重出血的新生儿死亡率为60%80%。但有文献指出,随着新生儿医学的发展,DIC患儿的成活率逐渐提高。

 

胃肠吸引(胃肠减压)

  一.    注意事项 :由医生所做的胃管插入更换或重新定位需要医嘱。要在婴儿的床边帖上标识(按医嘱),以指示管道是否可以重新定位,或更换。 二.    适应症 :预防吸入。 1.   食管闭锁 ; 2.   气管食管瘘 ; 3.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