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员及物品准备
1.每次分娩时,至少要有一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包括气管插管和用药)的医护人员在场,负责照料新生儿。
2.高危分娩时,需要组成有儿科医师参加的复苏团队。
3.多胎分娩时,每名新生儿都要有专人负责照顾。
4.物品: 新生儿复苏设备和药品要备齐,保证功能良好,单独存放。
(二)分娩前了解高危因素,识别需要复苏的新生儿。
1.如出生前发现有高危因素存在,需要组成有儿科医师参加的复苏团队。至少应该有两人在产房内主要照料新生儿,一名应有完整的复苏技能,另一人或更多人协助。产房内应备有整个复苏过程所必需的、功能良好的全部器械。
2.如果是早产儿,需要一些额外的准备。
(1)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因此通气困难,肺部很容易受到正压人工辅助通气的损害。
(2)大脑血管非常脆弱,应激时可能会导致颅内出血。
(3)皮肤薄,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所以热量丢失快。
(4)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5)血容量少,增加了对失血所致低血容量的敏感性。
(三)常规准备
1.在卫生行政部门干预下将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的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
2.加强产儿科合作,共同制定新生儿复苏的操作规程和合作流程。
3.定期检查和更新所需的设备。
4.设备科定期对电器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保养。
5.定期对呼吸机进行检测和维修保养。
6.制定设备更新程序,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检测和更换耗材。
7.检查并确认报警系统能正常报警。
(四)产房的准备
1.加强产儿科及相关科室的合作,共同参与高危产妇分娩前的讨论,共同保证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
2.产房温度设置为25~28℃,尽量减少新生儿体温的降低。
3.新生儿复苏设备及药物齐全,单独存放,功能良好,使用前常规检查这些仪器的功能。
4.做好标准防护,保障复苏队伍的安全。
5.提前预热辐射床及包裹新生儿的帽子、包被等。打开辐射床电源,大约需要15分钟才可以完全将床垫加热,必要时加用其它的热源,如加热垫、加热灯等。
6.组建新生儿复苏团队,并进行具体分工。
7.将新生儿复苏流程图悬挂在易看到的地方。
(五)新生儿复苏的仪器
需参考新生儿复苏教程上的仪器清单来准备。清单上的物品并不是每一次复苏都要使用,但是准备不同大小和数量的复苏仪器对长时间的复苏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确认仪器功能良好对于复苏的成功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复苏器械的使用。
表格:新生儿复苏所需仪器设备清单
| 复苏需要的仪器和用品 | 
| 吸引器械                                             
     吸引球囊   机械吸引器和管道    吸引管 (5F或6F、8F、10F、12F)   8F胃管和20ml注射器   胎粪吸引管 气囊和面罩装置   T型-组合器   自动充气气囊或者带有压力计的气流充气气囊和氧气来源    面罩,足月儿和早产儿型号(最好边缘有软底)   氧气流量表 (流速可达10L/min) 和导管 气管插管装置   有新电池和良好灯泡的喉镜     直镜片--0号(早产儿)和1号(足月)     供喉镜使用的备用灯泡和电池    气管导管--内径2.5、3.0、3.5和4.0导管管芯(可选项)   剪刀   胶带    酒精棉球   CO2检测器 药物   1:10000肾上腺素   生理盐水   10%葡萄糖 脐血管插管用品    无菌手套   手术刀或者剪刀    消毒液   脐带胶带   脐静脉导管--3.5F、5F   三通管   注射器--1ml、3ml、5ml、10ml、20ml、50ml   针头--25号、21号、18号或者无针系统穿刺装置
     胶带或者固定插管的装置   纸尺(可选项) 其它   手套或其他个人防护用品   辐射床或者其他保暖设备   结实的复苏床垫   肩垫   带秒针的时钟 (计时器,可选项)   温暖的床单、毛巾    听诊器 (最好有新生儿钟型听头)   心电监护仪和电极或者脉搏氧饱和度仪和探头   口咽气道--0号,00号,000号或者 30mm,40mm,50mm长 | 
  喉罩气道—1号
| 
 | 
参考文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